大户人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08-08

“博古架”:存古赏今,容纳岁月之美

  博古架始见于北宋宫廷、官邸,最初,只是安放在大庭,随着在上层社会的流行,特别是明代,博古架进入有文化的、殷实的大户人家之后,博古架也就从大庭、客厅逐步进入内厅和书房。   清代,博古架达到了兴盛时期,连民间也普遍出现了博古架,并与清扶手椅同被公认为是最富有清式风格的家具之一。   博古架又称多宝格或百宝格,“博古”的意思即为“通晓古事古物”。   属于书房、客厅里一种摆设古董的家具,极具实用性又颇显装饰美感。    古人云,“天下万物,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故以繁而不乱,少而不枯,静中有动。”   一个合适的博古架,兼具收纳、美学、隔断等功能,亦有聚财纳气之妙用。   在现代中式家装中,博古架同样占据了不少中式装修风格爱好者的心,其形制和设计也有改变,越来越多地和书柜、书架、陈列架等结合,功能也变得多样化。   要布置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中式家居,博古架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古典样式的博古架,天生一股持重的韵味,两两成对摆放在一起,配上适当的雕花、铜活等装饰,气氛恰到好处又不失雅致。  
07-22

红木载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造物文化,是人类创造万物时的文化,家具设计和制作就是其中之一。中国的造物文化博大精深、奇妙无穷,在红木家具这一中国传统造物经典上,体现得尤为深刻和全面。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生相长、互相感应等思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精神内核,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国家具之所以自古以来能相对独立稳定的发展,形成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东方家具形式体系,从设计哲学上讲,原因主要是受“天人合一”这种哲学观的影响。   红木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突出代表,将“天人合一”这一造物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红木木材是大自然珍贵的馈赠,坚硬而美丽,但加工困难。中国人顺其木性对待红木木材,根据其颜色、纹理、材性来设计与制作家具,运用榫卯结构连接,使木与木之间紧紧地咬合,避免了外力和外物的破坏,达到美与力的和谐统一。红木家具美观大方、坚固耐用,陪伴着中国人走过悠久的岁月,在一代代人手中流传,成为中华民族的造物典范。红木家具上体现着中国人对待自然之礼和精工、巧韵、惜用的造物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庸和合”的道德观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中庸”意为不偏不倚、折衷调和的处世态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精神境界,追求和谐、协调、平衡、秩序、协同、和合,这是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渗透和贯穿着中国传统造物理念。中国红木家具,厚重但不沉闷,华美而不艳俗,名贵而不奢靡,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   红木家具拥有着严密的尺度比例,讲究对称美,造型方直而细部微曲,木料硬朗而纹理细腻,这种游走于“中和”的把握,就是对“中庸”之道的完美演绎。以圈椅为例,圈椅的造型是方与圆的结合,椅圈、背板、扶手是圆,桌面、枨子、腿足是方。圆是和谐,象征幸福、完满;方是稳健,象征中正、规矩。圆是虚,方是实;圆是动,方是静;圆是柔,方是刚;圆是阴,方是阳。整条圈椅就是虚实相映、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阴阳互补的造物典范。人坐在圈椅之上,倚靠、支撑舒适,坐姿端正、有态,会有一种虚怀若谷、宽阔大气的感觉,气场十足又不张扬,含蓄内敛又不怯儒,是“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        “文质彬彬”的审美观     孔子以仁释礼,对于“礼”是既强调内在本质内容,又重视外在美的形式,他提出“文质彬彬”的思想,对中国造物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质”指事物的木质,可引申为器物的本质内容、材质、功效等:“文”主要指外在的形式美,可引申为器物的造型样式、色彩、花纹、装饰等;“彬彬”是配合恰当、和谐之意。中国人造物自古就强调形式与功能的平衡、和谐,只有“文”与“质”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艺术上的完美。红木家具对功能和形式完美结合的追求达到了家具造物的最高境界。   红木家具大多从实用角度出发,根据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确定结构和造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恰当的修饰,是功能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造型设计。例如罗汉床的三面床围子让它可坐可卧、可倚可靠,既能够形成屏挡,又能在其上作镶嵌、雕刻等装饰,是实用与美观的统一;椅类家具的管脚做成“步步高升”的形式,既在结构上起到稳定加固的作用,人坐下来时也可搭脚,又表达了在仕途上步步高升的愿望,是形式与寓意的统一;红木家具的设计与制作充分整合了造型、结构、用料和工艺的特点,是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统一,既有物质功能的实用性,又有精神功能的审美性。
05-31

不唯材质,学会欣赏红木家具的艺术美

  一般来讲,红木家具的“型”指一件家具的外观造型和样态。例如 “型”体现为间架结构是否协调、各部件高矮粗细比是否合理、木材的肌理和纹饰是否与家具的整体框架和谐统一等。结构是否协调合理、纹饰安排与形式是否统一、整体疏密曲直的形式节奏是否到位等,这直接关系到一件家具的整体档次与品位。   “艺”就是家具的工艺。在家具造型协调优美的前提下,如果结合能工巧匠的配合,以高超娴熟、严谨细致的工艺去完成,造型和工艺就会相得益彰。   古典家具的造型和汉字的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讲究上、中、下,左、中、右的合理比例。练过书法的人都知道,练字先要从间架结构练起,同样,做家具或观察家具也要从基本的造型起步。造型合理、工艺精细,家具给人的整体感觉就会提升很多。而好的工艺意味着要花费高昂的人工和时间成本,售价自然也会高于一般家具。   “韵”和 “神”其实正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妙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讲的都是“韵”。传统美学中还有一种“味道说”,韵就是依托于形材艺之上的味道。对于红木家具来说,所谓“神韵”,是和艺、型、材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形而上的境界,也是古典红木家具追求的最高境界。材质低劣、拼凑,难以打造出神韵;造型蹩脚、臃赘,难以形成神韵;工艺粗糙、含糊,则会毁掉神韵。真正的神韵,在于意会,在于感悟。要识别家具有没有神韵,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尊重自已的内心感受:第一眼——它美不美?
05-15

线条,中国家具中的灵魂之所在!

 线条,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灵魂之所在,家具亦不例外。   初次认识红木古典家具,深深的被它吸引的是那或刚劲简洁,或优雅流畅如行云流水般的线条,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简约却不简单。       中华传统艺术之美无一不体现在线条之中,书画为中国传统美学之集大成者中,从中可窥一斑。   彼时之文人雅士将自己对线条之理解,执着于笔墨之间。书法,是文人笔下之线条最基础、纯粹的表现。挥毫泼墨,让墨迹在纸张上呈现出的线条之韵律与情怀,造就出无穷的意象,这便是书法的艺术精髓。   而在绘画中,线条更是造型之根本,意蕴之灵魂。线条,它简洁有力而又变化无穷,于是它成为一种最能直写胸臆,抒发情感和体现个性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     古老东方的艺术史,可以说是一部线条造型的历史。秦砖汉瓦之上,青铜玉器之纹饰之间,笔墨丹青之墨色浓淡、笔锋回转变化之中,甚至于诗词歌赋之韵律,戏曲唱腔之起伏变化无一不是“线条”的艺术。   于是乎,想要读懂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家具,读懂线条是一条必经之路。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汇编的冠以“线”的名词术语有10多条,如“边线”、“灯草线”、“瓜棱线”、“混面起边线”、“脊线”、“皮条线”、“起边线”、“起线”、“委角线”、“线雕”、“线脚”、“线绳”、“压边线”、“阳线”等等。   明式家具的造型,将线条艺术的魅力充分发挥。明式家具的许多构件,本身就是线条。这些线条,依附于构件的形体,被称之为“线形”。     自明清以来,工匠们将线条美之神韵集中表现于在木隼结构间,便成就了明式家具之魅力,明式家具线条之优雅令文人学士们心神往之,甚至有弃文为匠之人。这样看来,明熹宗朱由校因为痴迷于木匠手艺荒废朝政,也不难理解了。   古典家具的线条,在各类椅凳、桌案的造型中都表现出简洁、流畅,优美而富有弹性和韵味。明式家具中的各类线脚,通过各种曲线、直线以及线与面不同的组合以及互相交接产生的立体效果,不仅丰富了家具在形体空间的层次感,也在丰富家具本身的艺术表现力。   明式家具没有繁复的雕刻装饰,没有华贵富丽的镶嵌,却自有一股端庄典雅之气,这大概应归功于明式家具对线条的表现上。       而线条,在各类椅凳中的表现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以明椅靠背为例,“S”型的曲线,不仅在审美上与中国书法中“一波三折”之变化相互呼应,在功能上亦能满足人体倚靠时的舒适感。   有如椅背靠最上的横木--搭脑,起线条起伏变化多样,或翘或垂、或仰或倾、或出或收、或曲或直、或刚或柔,在满足坐卧、倚靠舒适度的同时,又都各具神韵。   能在审美情趣与实用功能间寻得如此完美的结合点,莫不与当时文人雅士参与家具设计相关。文人的参与,不仅将自己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融入到家具制作之中,文人志士的“加入”还带来传统思想与哲学理念的对家具艺术的碰撞,此点在明式家具中,表现的更为流畅。   在明式家具造型中以线为之,处处以线入手,对于线条的运用也已简洁明快为主,自然动植物为题材。以自然寄托人之情怀,寄情于物的理念正与道家庄子“天人合一”之思想吻合。   而在明式家具中,各类椅凳最常见的是方中有圆,曲中有直的线条变化,寓刚于柔,以体现委婉、含蓄之美又可见儒家“中庸”、“以和为贵”之思想理念。二者思想相通之处,为求自然、浑圆以及完整之境界,明式家具的制作不吝惜木材,精心选材制作,整体形象犹如一木生成,浑然一体。
03-17

那些隐藏在红木家具“部位”的小秘密

  由酸枝、小叶紫檀、花梨木等古典红木制成的红木家具,备受中华民族青睐,千百年的发展历史赋予了红木家具不一样的民族情结与文化意味。   历史打磨出了一件又一件精美的红木家具,也留给我们探寻隐藏在其中的秘密的机会。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红木家具部位的小秘密! 搭脑   搭脑是椅子上端的横梁,因坐时后仰脑袋搭于其上而得名另外,巾架盆架衣架上面的横梁也引申称作搭脑其基本形式有圆形扁形方形三种在三种基本形状的基础上,又变化为直线的弓背形曲线的,向上翘起的曲线,中间突起两边下滑的曲线,还有圈椅后背的椅圈顺势延至前端扶手的曲线等等。   可谓千变万化,线形各异但不论是直线,还是曲线,都共同具有流畅挺秀的特色。 鹅脖   椅子前腿在椅盘以上延伸并与扶手相接相连的部分。 楣板   横梁的那块板,俗话说门楣,楣板即是门楣上面那块可以写字的板子。 束腰   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是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分。   有束腰的家具,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 展腿式   从唐代开始,历经宋、元、明、清各个阶段,展腿式作为一种家具制造方式被广泛的应用。   展腿是指一般坐椅的腿或脚从面板或(柜)下沿开始。 案形结体   实用又简约的《案形结体》形制早在宋代就已制定,而且在明清两朝持续生产不辍。   这种基本结构形式,与传统的建筑大木梁柱有密切关联,普遍运用在凳,椅,桌案和橱柜的制作。   《案形结体》的技法是将腿柱与桌面结合的位置,由桌面边框格角的所在地向中央略为挪进,缩小腿间的距离。   一般而言,腿柱底部塑出向外撇的侧脚,以及腿间以不同造型的直枨或/和牙条连结。   此处范例中的牙条以燕尾闷榫卯合左,右瓣其实是一件式的刀子板牙头。   腿柱上端出双榫,卯入边框底面所凿的榫眼,达到扣紧桌面的功能。 冰盘沿线脚   在凳、椅、桌、案、床、柜等家具上都有线脚,线脚有上下对称或不对称之分,不对称者俗称“冰盘沿”,就如同某种盘子的边缘。 步步高赶枨   管脚枨(四腿中的横枨)前者低,两侧高,后者更高,即所谓“步步高赶枨”,其目的是在结构中避免榫眼集中,有损坚实(另一种感觉的“赶枨”为前者低,两侧高,后者低,也是同样的道理,但不叫“步步高”)。   这些部件通过中国传统榫卯工艺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件又一件的精美红木家具,是我国古人的智慧结晶,是一代又一代传统手工艺人辛勤劳作的成果,这也就是“工匠精神”!
05-05

传承红木文化 打造品质生活—红木文化•品质生活高峰论坛暨大户人家红木城开业盛典在济举办

5月1日,位于济南市槐荫区经六路898号近5000平方米的大户人家红木新城开业典礼隆重举行。中国明式家具研究所所长、中国明清家具著名专家濮安国、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原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曹静楼、大户人家红木城董事长、山东省文化产业国际商会副会长、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山东省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红木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周世建、各大主流媒体记者及各界红木爱好者等1000余人出席了开
上一页
1
2
3

山东大户人家红木家具

电话:0531-87520808

传真:0531-82095676

人力资源部电话:0531-85318800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十路世购商贸广场东楼四楼

济南大户人家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21   山东大户人家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鲁ICP备0810557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